-
首页 / 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高效办成一件事” 群众更有获得感
来源: 山西省民政厅 发布时间: 2024-08-08 09:35
本报记者 姜雪芹
从2022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到今年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其中包括:健全线上线下帮办代办体系,提供线上高频服务事项专业人工帮办代办,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等服务,结合实际建立专班服务、专员跟进等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
为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各地民政部门因地制宜,深化网络赋能、完善帮办代办机制,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更省心,更有获得感。近日,记者采访多地民政部门和服务对象,记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创新举措。
“帮代办”“主动办”
群众家门口解急难
“没出家门就把低保申请下来了,真是太方便了!”获悉低保申请通过审批,家住山东省夏津县北城街道后七里屯村的王某近日激动地向村民政协理员表达感谢。
王某的妻子患有淋巴癌,治疗花费很高,儿子正在读大学,一家三口仅靠王某耕种几亩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前段时间王某因脑动脉供血不足住进了医院,治疗后虽有好转,但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正当王某发愁时,村里举办的一场困难群众“集中救助帮扶日”活动为他送来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工作人员不仅为我讲解各类社会救助政策,还指导我用手机在线提交低保申请,不用跑腿去街道就能办。”王某介绍自己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的过程。
今年5月底,夏津县建立“集中救助帮扶日”活动机制,每月固定一天时间,由村(社区)民政协理员为困难群众集中帮办代办社会救助申请事项,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将社会救助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活动开展以来,夏津县共计开展各类救助政策宣传36场次,主动帮办、代办各项救助业务38件。
与此类似,受益于当地民政部门建立的“困难群众救助·主动申报日”制度,山东省梁山县寿张集镇徐坊村村民赵庆荣近日也足不出户就申请到了低保救助。
赵庆荣的爱人因脑出血丧失了部分语言功能,腿脚行动也不方便,家中的孩子还在上初中,文化程度不高的他不知道如何申请社会救助。徐坊村的社会救助协理员徐恩仓听说后,风风火火地来到他家,不仅帮助其整理有关证明材料递交镇民政办,还多次关注审核进度。
为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山东多地建立“集中救助帮扶日”“社会救助主动申报日”等制度,走近困难群众身边“敲门问需”,普及社会救助政策,主动为申请能力不足的困难群众开展帮办代办服务,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跨省通办”“延时服务”
增值服务更便民
“我和女友都是外地人,想预约七夕节在咱们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日前,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城剧组工作的樊庆飞,通过电话向东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咨询关于跨省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宜。
樊庆飞和女友都是外地到东阳打拼的年轻人,平时工作忙,请假回一趟老家不容易。二人打算办理结婚登记,选中了七夕这个日子。可这一天恰巧是周六,二人不确定当天是否有工作人员上班,也不知道跨省办理婚姻登记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于是,樊庆飞打通了东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热线。
“继2023年6月1日开始受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事项后,今年6月11日起,我们又推出‘午间不打烊’和‘周六预约办’的相关服务。”东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何莉莉介绍,为方便群众办事,该市民政局探索构建“增值式”政务服务体系,聚焦群众关注的高频、热点事项,优化完善办事窗口错时、延时和预约服务方案,推行“5+X”便民服务模式,即延时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自助服务,工作日午休时段安排专人值岗,有办理需求的群众可凭预约号前往相关窗口办理。
何莉莉表示,办理婚姻登记的内地居民,如果双方均非浙江省户籍,可以凭一方有效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
“不用回老家,并且周末也能领到结婚证,省了我们来回奔波之苦。”得到确定答复的樊庆飞高兴地打开手机“浙里办”小程序,进入“浙有姻缘”界面进行了服务预约。
据悉,今年七夕节,东阳市民政局还将举办“情定七夕·缘聚东阳”——首届“横漂”集体婚礼及横店国风潮玩交友会,宣传婚姻登记服务举措,弘扬传统婚俗文化,倡导婚事新办、婚事简办。
“身后事一窗办”
“伤心事”办宽心办暖心
7月上旬,江西省樟树市店下镇枫林村廖女士的母亲去世。办完丧葬事宜,廖女士持母亲的火化证明,在樟树市殡葬服务中心一次性办理了丧葬补助金申领、基本医疗保险减少登记等9项政务服务事项。
“没想到,这么多事项,在一个窗口就办好了。”廖女士介绍,樟树市殡葬服务中心设置了“身后一件事”受理窗口,“身后事”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好。
据悉,这一窗口是宜春市10个“身后一件事”受理窗口之一。2023年以来,宜春市围绕群众“身后事”,整合民政、公安、人社、医保、公积金、自然资源等部门相关职能,在全市10个殡仪馆均设立“一窗受理、部门联办”窗口,让群众伤心事办得宽心。
“以前需要跑民政、人社、医保等6个部门,分8次办理,填写139个信息,上传29份材料,现在仅需在线填写47个信息、上传9份材料即可办成。”宜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身后一件事”受理窗口的设置,搭建了网上联办平台,优化了服务流程,大大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间。
截至目前,宜春市“身后一件事”受理窗口已受理办件646件。
在“身后一件事”受理窗口推行中,宜春市还依托“赣服通”小程序搭建“掌上办”平台,逝者家属在取得火化证后,可登录“赣服通”一件事专区,选择“身后一件事”上传相关资料进行办理。
政务服务向前靠,让群众少犯一次难、少跑一趟腿。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以便民为目的、以满意为标准,增强帮办代办能力,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拓展增值服务内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